新吾爱文学网 > 玄幻小说 > 农村的星空 > 第四章 读书度数(1/3)

第四章 读书度数(1/3)

上一章农村的星空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!
王山河从小也被身边的人当做天才,总是比周围的孩子成绩更优秀,做事也很有分寸,家里四个孩子中,虽然排行老二,又不如自己的四弟正儿八经读过大学,却一直是所有兄弟姊妹中的“真正老大”,甚至在房叔兄弟辈也是“老大”。

眼界开阔,能说会道,写一手好字和好文章,大大小小也算一个正科级领导干部,王山河同时还是专业里的专家级人物,更重要是市人大代表的特殊身份,这可就很不一般了。成为科级领导,只有有一定成绩就行,成为专家只要专业优秀就行,要成为人大代表,则需要多方面的影响力和一定的机遇。

王山河一直觉得,如果自己自己选择读大学,读完本科读硕士再读博士,也许自己的潜力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,可惜人生看似有很多选择机会,其实有些选择却不是多项,而是无可奈何的单项。既有主观原因,更有客观原因,都会限制人能够做的选择。

这个孩子很有意思,和自己小时候很像,唯一不像的是一种骨子里的自负。成长于农村,父母都是农民,也许限制了王山河的眼界和 。父母都是知识分子,成长于科研单位之中,拿着城市户口的代注恒无疑在起跑线上优于他王山河。

自负大多数时候都是贬义词,会让人联想到骄傲、自满、刚愎自用、不思进取等等。王山河觉得小孩代注恒和自己的区别在于小孩更加自负,内心深处并不是贬义的。他认为这是时代发展的结果。

中国经过一个周期的探索,终于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魔盒,像变魔法一样的创造着各种惊人的成绩,短短十年时间,温饱问题已经得到解决,7%的土地养活了22%的人口,这本来是不可想象的,现在却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。

随着思维的开拓和解放,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那是根本不用怀疑的,中国人站起来到富起来也只是个时间问题。当年什么都稀缺,现在都逐步得到解决,未来说不定什么都富足有余,恐怕还会出现产能过剩呢。

王山河揉揉鼻梁之间的晴明穴,打断了自己的思绪,耳边又听着“四四十六、四五二十、四六二十四”的九九乘法表的声音。

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,江山代有人才出嘛。现在的孩子们拥有更好的主客观环境,难得的是条件改善了还能不能坚持理想,坚持奋斗,保持优良传统呢?

傅永也似乎听到代注恒在念叨着什么,问道:“0.5,你在念娃娃经吗?”

代注恒把自己计划背诵的古文、古诗词和乘法表默了一遍之后,正准备默一下最近看的《法华经》的经文,听到傅永这么问,于是顺口说道:“娃娃经是谁写的?我没看过,我在想《法华经》。”

“《法华经》是什么经?”傅永疑问式的表情看着王山河。

“《法华经》是印度的佛经。”

不等王山河说下去,钟华又抢道:“是唐僧去西天取经的一部经书嘛,最近代注恒就在看,没人看得懂,都是什么阿米巴嘛叶、叽里咕噜叶什么的!只有代注恒和大和尚才看得懂,我们老师都看不懂。”

其实,代注恒看的《法华经》中文翻译里有摩诃迦叶、优楼频螺迦叶、伽耶迦叶、那提迦叶这些,哪有什么“阿米巴嘛叶、叽里咕噜叶”这些他胡口乱说的。“摩诃迦叶”等什么叶是佛主的几个弟子而已。

钟华的说话又引来周围的哄笑,除了他说话的内容,更引人的是他那呆傻可爱的表情。

王山河已经不愿意在表达对代注恒这个小孩的惊讶,确实,不要说十岁的小孩,就是几十岁的知识分子,没有佛教的基础知识,恐怕也未必看得懂《法华经》这些佛经。

“你看佛经干什么?难道今后要出家吗?”傅永诧异的问。

“看佛经的人都要出家吗?看道德经的人都要修道吗?学数学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章农村的星空章节列表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