己没有用心教授。
幸好这些华夏人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愚笨的。
像这些人中,孙五福就是个例外,他的学习进度可比旁人进步快多了。
其实这并不奇怪,大概是因为跑江湖早,跟天南海北的人都打过交道,孙五福南腔北调的方言都能说上几句,这就是学习语言的基础能力。
而且认识宁卫民后,孙五福又认真琢磨过古玩的学问,认了不少字,学习经验比较丰富。
在天坛卖旧货的时候,他跟不少日本游客也打过交道,甚至早就学会用日语报价了。
此时开始琢磨日语正是应了那句“厚积薄发”。
而除了他之外,还有一个学习的好苗子,就是村长的儿子孙六五。
这小子学历是这些人里最高的一个,初中毕业,算是受过正规教育的,在村里已经是秀才一样的人物了。
再加上他的脑子够灵,嘴也好使,尤其他平时就爱学着电影里的日本人说话,跟大伙儿开玩笑。
这个时候正经开始学日语了,那多少也有点帮助。
起码他不害臊啊,敢开口招呼,这就比大多数人强了不少,入门自然就亏啊。
总之,多亏有了这么两个表现还算正常的学生,中西良介还多少感到有点安慰,还不至于彻底丧失继续教学的信心。
而且实打实的说,华夏人特有的待客热情和诚意,也让中西良介相当感动。
这帮人不少都比中西良介年岁大,但在孙五福的要求下,还真是把他当成老师一样敬着,来了敬烟敬茶,一口一个“老师”的叫着。
到了中午甚至还管饭,不管是自己做,还是外面吃,从没有让中西良介付过账,就是他自己主动要求,这些人还不让呢。
用孙五福的话说,“我们华夏人尊师重道,绝对没有让老师花钱的可能,你要非要拿钱,就是看不起我们。”
不用说,对于人际关系边缘非常清晰的日本人来说,中西良介可从来没想过自己付自己的帐有“看不起人”的嫌疑,这点让他感到相当困扰。
尤其是每顿饭都白吃白喝,也让他颇为不好意思,感到一种压力。
但有一说一,再怎么样不习惯,这番好意和大方,中西良介是感受得到的。
于是他也在吃了第五天的免费午餐后,买了一箱咖啡请大家喝。
当看到这些华夏人无不露出欣喜的神情,好像是第一次品味咖啡的滋味时。
他在心理放松的同时也似乎感受到了,华夏人这种你请我我请你交往方式的特殊人情味。
当然,最能抹平双方精神差距,拉进双方情感的方式,还得说在于语言的交流。
每天上午上完课后,包括午饭的时间,就是大家坐在一起畅所欲言的时候。
通常这种放松的时候,大家的地位就完全拉平了,不分老师还是同学,大家都是平等交流,而且双方聊的也都是比较日常和有趣的话题。
果不其然,中西良介汉语的口语水平因此迅速提高。
而且他还有许多有关华夏,一直都很疑惑的问题也得到了解答。
比如说,共和国的居民委员会并不是类似克格勃的特务机构。
那些“小脚侦缉队”主要的职责也不是跟踪盯梢有可疑言行的外国人。
而是相当于日本街道自治会一样的机构,主要负责自己居住区域的各种维护和安全宣传。
再比如说,尽管华夏将玉米磨成粉做成‘窝头’作为穷人的食物。
不过,慈禧皇太后吃这种叫做‘窝头’的食物,却和简朴没有关系。
西太后的生活奢靡是真的,吃的窝头是特制的栗子粉所制,并非像日本的昭宪皇太后一样,真的以种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