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这才刚开始,后头的争执就多了去了。>
比如说,宁卫民厌恶康老头打呼噜。>
康术德呢,又嫌弃宁卫民没规矩,不懂礼貌。>
再比如,宁卫民天天怪康术德把外屋弄得都是纸盒子,臭浆糊味儿散都散不出去。>
康老头呢,也是坚决不让宁卫民屋里抽烟,怕他把纸盒子引着了。>
而且反唇相讥,说他不洗脚就上床,那味儿比浆糊还大。>
还有哪,宁为民没收入,可也得吃、得喝。>
他毫不客气的拿康老头的米面、煤火来用。>
康老头又如何肯干呢?>
他当然得捂着,不乐意当冤大头。>
可宁为民又说了,这屋里的家具、炉子和锅碗瓢盆可都是他们家的。>
不给吃喝,那就别用。>
就这样,俩人直吵得惊动了邻居,才在大伙儿的劝说和见证下,又协商出一个法子。>
那就是宁卫民每天得帮着糊一定数量的纸盒子,还得把副食本拿出来和康老头公用。>
这康老头才能提供免费的吃喝煤火。>
总之,这一老一少,从开始碰面争房,彼此就没有过好印象。>
带着个人情绪,生活习惯还这么大的差异,自然过不到一块去。>
对他们来说,什么事儿都能成为矛盾,人脑子没打成狗脑子已经不错了。>
而这,也是给整个小院儿出了道难题。>
几家邻居们烦的啊,一说起给这俩人劝架,个个都脑仁儿疼。>
难就难在了偏着这个不行,向这那个也不行,怎么办都是错啊。>
可也别说,就在大家都以为康老头和宁卫民会在弱弱相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>
除了互相伤害再也不会出现其他的可能的时候。>
命运这个家伙又安排出了另一种非常奇妙的转折剧情,一下就把局面由坏变好了。>
也就是1980年春节前后吧。>
这两个堪称是前世冤家、今世对头的人,不但旧日的矛盾全盘化解,反倒还变得亲如一家了。>
要问究竟发生了什么啊?>
答案其实很简单,就五个字儿而已,患难见真情!>
这种转变的起因发生在腊月二十八那天。>
老人觉少,就起得早。>
那天康术德一起床,就发现屋里煤火味儿不对。>
披着件衣服,他寻着味儿就找到了宁卫民的门前。>
跟着一通拍门叫人,屋里没丁点儿反应。>
老头儿登时急了,知道不妙。>
果断拿凳子把内屋窗户给砸碎了,这才救了宁卫民的小命。>
偏偏等到过了年之后,又轮到康术德出事了。>
一个工作日的中午,宁卫民从外头赶回来吃饭。>
没见着吃食,倒是发现老爷子手里拿着纸盒子,闭着眼趴桌子上了。>
怎么叫都叫不醒。>
再一摸,脑门滚烫。>
得了,宁卫民也不含糊,赶紧背上康术德。>
又招呼了旁边在家的邻居——退休的边大爷,和居委会主任边大妈老两口。>
几个人一起给老爷子送友谊医院去了。>
没想到情况不甚乐观,不光得打点滴,人还得住院观察两天。>
问题是康术德看病必须自费,这钱谁来掏啊?>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