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继续涨价,涨个没完才要抢购的,这种行为其实背后透露出的问题那就是通货膨胀,是老百姓手里的钱在急速的贬值。
因此也就是说,具有保值功能又便于变现的的东西,当然更受老百姓的青睐。
于是此时国内唯一一个有组织,且成规模的投机市场,也趁着这股子热劲,步入疯狂的甬道——那就是邮市。
1988年的夏天的京城邮市比起冷清的前几年来,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了。
由于这一年延续了1987年的缩减发行量政策,更有“三国(一)”“泰山”“兰花”等热门题材,再加上当年邮票总公司大幅提高共和国邮票价格,当时全国集邮大军也迅速发展到570万人,在抢购风来临之前,邮市的温度就已经完全回暖。
而且当年还发生了足以载入共和国邮票交易史册的一件大事。
那就是经西城邮协与西城区公安局、西城区园林局、月坛公园管理处研究商谈决定,在京城为集邮爱好者们筹办一个正规的邮票市场。
这个市场最终选在了月坛公园,邮市经费由西城邮协个人集资。
1988年5月22日,月坛集邮市场在月坛公园具服殿前举行隆重的开业典礼,由此不但彻底结束了京城邮票在马路市场上交易的历史,也同时意味着邮票交易成了合法的交易,不再属于灰色地带。
那可想而知,就冲这个,原来都是偷偷摸摸的,现在变成了正大光明,邮市能不火嘛。
再等到了8月份,随着货币贬值的威胁加大,民间又兴起了抢购风,也就让这些邮票资源显得越发可贵,凸显出保值,甚至是投机属性来。
于是这个邮票市场在大的、小的、明的、暗的、职业的、业余的各路炒邮者的积极参与下,邮票价格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失去控制。
而这人要抢购起邮票来,那可比抢购其他日用品更疯狂啊,
恰恰就在京城大多数百姓都在抢购日用品的那段时间里,月坛邮市以更为夸张的方式刷新了邮票的价格。
邮票价格的变化之快,用“一日三涨”来概括毫不为过。
只要半天不去邮票市场转转,所有邮票的价格就会变得陌生。
所有品种,包括小型张、纪念邮资封片、低档版票特别是生肖版票的价格全面暴涨。
而每次邮市 到来的标志必然是从近期发行的小型张的暴涨开始的。
所以只要看看,1985年发行的“熊猫”小型张从3元一路涨到16元,1986年发行的“白鹤”从3元涨到17元,就完全可以确定,这次邮票的牛市是以多么惊人的速度,直接进入疯狂炒作期的。
就连在罗广亮和小陶的眼里,邮票价格都像中了魔法一样,每时每刻都在实现着巨额的利润。
于是他们此时别的事儿也都顾不上了,每天就是往月坛跑,替宁卫民往外撒货。
宁卫民的低价收来的熊猫小型张和邮票多了去了,还有从沙经理这些皮尔卡顿同仁手里“拿”到的鼠、牛、虎,这样的整版生肖票。
罗广亮和小陶是真怕他们来不及卖出去,这股抢购风潮就过去了,自然是再也顾不上其他的事儿了。
他们俩人就跟钉子似的被钉在这儿了。
殷悦偶尔也得往这儿跑,适当的联系一下老冯头,也帮帮他们的忙。不过主要的战斗力还得靠他们俩。
因为这个年代,交易主要靠钞票,用现金。
在邮市这种鱼龙混杂,又脚无立锥之地的热闹地儿,想平平安安把货变成钱,再把钱带走,女人可不成,还是得看男人的。
而且像他们做的交易都是以万来计算的,一般的男人也不行,还就得像罗广亮和小陶这样混迹江湖,且在某些特殊的地方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