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吾爱文学网 > 军史小说 > 天策大明 > 第六百章 官制整改(2/3)

第六百章 官制整改(2/3)

上一页天策大明章节列表下一页
有声小说,新吾爱文学网在线收听!
这就增加了书生为官的难度,同时也拓宽了那些无法通过科举,但也有一腔报过意愿之人的道路。

可以说,刘君韬的这份奏议从根本上已经动摇了文官的基础,让大明的文官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。

一旦刘君韬的这份奏议获准施行,大明文官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。到时候,文官手中的权柄会大幅度削弱,弹劾权、司法权、税务权全部丧失,就连晋升通道也会受到挤压,科举已经不是唯一进入朝堂的道路!

对于占据天下九成之多的农人,刘君韬也有所规定,那就是天下土地收归国有,一切土地不论是士绅、官吏、豪强的,都要收归国家!

当然,朝廷会按照农田的生熟定价,花银子购买,然后再统一分配给农人,按照每户人口的多少,进行分配;农人只有使用权,也就是俗称的“田皮”,所有权也就是“田骨”依旧是朝廷的。

每年农人需要向朝廷缴纳每亩一百斤粮食(明代每亩的产量平均为五百斤左右),当然不同的粮食和肥力不同的土地,缴纳的粮食数量也有所不同,朝廷会出具详细的目录颁布天下。

农人在向朝廷缴纳完粮食之后,便不需要再缴纳任何杂税,只需要支付人头税便可,剩下的产量无论多少,全都是自己的!

这边是后世联产承包制的变种,刘君韬直接拿来借用,不过也做出了一些修改和保证。

刘君韬在奏折中提出,如果朝廷收购土地银子不够,自己可以将玉山票号上交国家,可以将自己的财产上交国家;如果地方上的豪强、士绅抵抗作乱,自己可以率军平定;如果朝中大臣拖尾不决,自己可以抽调幕府人员赶赴各地推行!

刘君韬就是要用这种方法,让天下百姓手中都有足够的土地,同时又禁止了土地的买卖,也就保证了百姓的生存基础,最大程度的降低了百姓沦为流民的可能性。

同时,那些士绅、豪强、官吏的土地被收购之后,手中肯定会积攒巨大的资金,这些人不会抱着银子过一辈子,肯定会想办法赚钱,土地没有了,他们会干什么

答案不言而喻:投资票号、工坊、商铺!

这就极大推动了大明商贸的发展!

刘君韬的这份奏议洋洋洒洒数万字,可以说已经从各方各面囊括了大明经济、政治、军事制度的方方面面,与其说是对官制的修改,还不如说是一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大变法!

一时间,满朝文武都出来反对,甚至不少武人和勋贵也出来反对,众人都认为刘君韬的这份奏议远比宋时王安石变法危害更大,一旦实施,大明将动荡不安,甚至会毁于一旦!

而这一次,刘君韬也是很强硬,直接带着一众赞同自己变法的武人进行反击。

刘君韬认为:天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制度,大明到了现在,每年的税赋都没有什么增长,不下降已经是风调雨顺了,这就导致国家财力不足,无法开疆拓土,无法完善内部建设,无法研发新的技术!假以时日,大明必将会越发的陈旧、腐朽,最终一定逃不过王朝三百年一变的定律!

“唯有适时而变,才能让大明永获生机,只有大兴商贸,才能让大明富足无比,只有完善、修改制度,才能让大明各方循规蹈矩、有法可依!”

刘君韬的吼声在朝堂上不断回荡,成化帝也是眉头紧锁的听着,一时间不敢擅下定论,毕竟此事关系太大了。

“这是动摇国本!这是亡国之言!”

“太祖、成祖定下的祖制,谁敢修改?怎能修改!”

“让铜臭充斥人间,让不学无术之人为官为吏,这是要祸乱天下!”

“让官吏、皇族一体纳税,这是坏了太祖的恩泽,是败坏人心之举!”

刘君韬话音刚落,众多的文官便群起而攻之,甚
本章未完,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.........
上一页天策大明章节列表下一页